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荆楚政法基层行丨恩施州:打造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平台 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5:2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邱玲鹏 肖慧婷

引导1.1万名专兼职调解员入户调解、全州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1.05%、法院受案同比下降10.46%......近年来,恩施州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

4月12日,“荆楚政法基层行”第三期主题采访宣传活动走进恩施州,探访该地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恩施解法”。

自费修路拦他人出行 “帮理郎”巧解邻里结

“遇见麻烦不用慌,‘帮理郎’上门帮。冷静处理不争强,平息纠纷握手欢。”在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帮理郎”的身影。

2024年初,黄坪村一场涉及6户村民的矛盾纠纷引起椒园镇综治中心关注,第一时间组织“帮理郎”前往调解。

采访团在宣恩县综治中心采访。记者 周光洁 摄

多年前,村民李某和杨某等人商议将村里一处入户道路整修成能通行的公路,李某提议由受益的几户人家共同出资硬化该路,因迟迟未得其他人的回应与支持,李某便独自出资2.8万余元将此路硬化。

2024年正月初七,杨某准备修建新房,建房材料运输都需要经过此路。得知此事的李某在路上设置了路障,不允许他人过路。杨某与其他5户人家欲强行拆除路障,就此发生激烈争吵。

“这是我自己出钱修的路,你们没出钱不能走!”“当年修完路没找我们出钱,凭什么现在又要收钱了?”

得知情况后,椒园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镇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以及黄坪村“帮理郞”现场调解。

“你是养殖大户,有乡里乡亲的支持才是长远发展之道。”黄坪村退休村支书、“帮理郞”调解员姚元翔先对李某进行劝说,随后又向杨某等5户村民解释,按照村里的规矩,村道路一般是“谁受益谁出资”,公益项目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支持和帮助。

最终,杨某等人表示愿意支付相应款项,双方握手言和。

“后来镇政府组织村内道路整修,把这段路也加宽硬化了,我也不打算找他们收取修路费用了。”李某告诉记者。

“以前村里哪家闹矛盾了,村干部做工作会有人说帮亲不帮理。于是2015年,村里就自主成立了‘帮理郞’村民自治调解组织。”黄坪村支部书记李娜介绍。

“帮理郎”由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等组成,现有成员20余人。他们主动走进邻里家庭、了解村情民意,积极向村民群众宣传惠民政策和法律知识,排查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帮理郞”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72起。

采访团在宣恩县宝塔社区综治中心采访。记者 周光洁 摄

近年来,宣恩县围绕“防风险、护稳定、促发展、惠民生”建立“有理大家评”工作机制,涌现出了“帮理郎”“和事佬”等一大批好经验、好做法,调解坚持用“情”字开头、从“理”字入手、以“法”为落脚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组团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目前,宣恩县、乡、村三级共成立172支“有理大家评”工作队伍,累计发动群众近3000余人次,开展“有理大家评”1200余场,化解矛盾纠纷1100多起,极大缓解了基层治理工作压力。

施工坠亡引家属维权 “两步走”止戈跨省案

“杜昌政、宋仕明两位调解员很负责,在1天的时间内化解了我们三方冲突,既让亡者入土为安,又指明了依法维权的道路。”在利川市综治中心,陈某向采访组说道。

2024年9月,利川市综治中心联合人民调解中心通过“两步走”调解法,成功化解了一场横跨鄂湘两地的生命权纠纷。

采访团在利川市综治中心采访。记者 周光洁 摄

陈某因修建私人住宅,与王某(利川人)达成口头协议,约定由王某承建楼顶琉璃瓦部分工程,王某又将工程承包给郑某(湖南人)。

2024年8月2日,郑某在施工过程中不慎坠落,经治疗无效死亡。事情发生后,利川市团堡镇人民政府迅速组织三方进行调解,两次调解未果,郑某亲属40余人到利川市信访局,要求赔偿108万元,并扬言如果赔偿不到位,将把死者尸体停放在陈某在建的住宅内。

利川市综治中心接到信息推送后,立即安排人民调解中心介入。调解员了解到,三方分歧很大,王某表示愿意赔偿但家里无钱,只能赔偿10万元;陈某则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拒绝赔偿。

“当务之急应该是让死者入土为安,也要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杜昌政介绍了调解思路,他们研究确定了“两步走”调解方案,即通过调解由承建方预付部分丧葬费,先将尸体运回安葬,后期再指导走司法程序解决赔偿问题。

9月5日,利川市综治中心组织三方进行调解,死者家属情绪激动,房主陈某拒绝赔偿,坚决不松口。

“我们‘背靠背’分别对三方当事人释法明理,针对死者家属索要高额赔偿金的诉求,既表达对他们悲痛心情的理解,又开展法律法规宣讲,还以地方风俗习惯进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要理性维权,诉求也要切合实际。同时,通过法理情的分析,让陈某也认识到自己对施工人员资质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存在选任过错责任。”宋仕明介绍。

采访团在利川市综治中心采访。记者 周光洁 摄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调解,王某现场支付丧葬费及其他费用15万元,陈某支付1.5万元;其他赔偿费用,待死者安葬后由亲属依法主张权利。死者郑某家属同意将遗体先行运回湖南老家安葬,一个复杂矛盾得以引导到理性维权路上。

据介绍,利川市聚力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综治中心“升级版”,配备三级综治中心专兼职队伍735人;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2023年出台《利川市矛盾纠纷层级调解管理办法》和《利川市矛盾纠纷层级调解奖励办法》,建立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乡贤调解“六调联动”大调解格局,每年度结合矛盾解纷调处实际情况进行奖励激励。目前,全市已兑现层级调解奖励资金76万元。

20户移民群体信访 “四真四实”排忧解难

在鄂西腹地,一场5年前的群体信访事件经过鹤峰县下坪乡“四真四实”工作方式,成功将三峡移民群体从“信访户”转变为“远亲戚”。

以王某为代表的群体是2005年三峡移民户,通过移民投亲靠友从宜昌市秭归县安置外迁至恩施州鹤峰县下坪乡堰坪村。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该群体在安置政策全部落实后,还是选择回宜昌发展。

2020年3月,王某等移民户群体信访,表示宜昌市移民户扶持资金调整上涨,每年每人比外迁至鹤峰县的多300元,同时提出土地补偿、住房保障、生活困难等诉求。

工作专班走访慰问移民。下坪乡政府供图

下坪乡政府掌握诉求后,坚持问计于民工作导向和快调快处的工作策略,开展了“四真四实”工作:即真走实访察民情,立即组建工作专班,前往宜昌市秭归县对20户移民群体开展实地走访,了解困难和诉求,耐心解释政策问题,得到移民群体的理解;真情实感解民急,针对少数确有困难的家庭,落实低保救助政策,有效解决了困难移民户的眼前困难;真帮实扶纾民难,每逢重大节假日,下坪乡均组建专班前往该群体家中开展走访慰问,目前已经连续走访慰问4年8批次,发放慰问金4万余元、慰问物资260余件;真功实效暖民心,走访过程中,专班发现部分移民户从事“秭归红橙”的销售工作,下坪乡政府主动联系鹤峰本地经销商,帮助找销路,连续4年帮助销售“秭归红橙”7万余斤,该群体趁运送“秭归红橙”的机会,给下坪乡人民政府赠送锦旗,感谢下坪乡人民的暖心相助。

移民代表向下坪乡送来锦旗。下坪乡政府供图

“移民户的诉求能否妥善化解,心气能否有效理顺,对我们和秭归两个地方的发展和社会和谐都有一定的影响,更事关20余户移民的幸福生活,我们坚持‘事要解决’,全力消除沟通隔阂、打破化解障碍、真帮群众困难,才妥善化解了这起跨地区的信访案件,精准有效的为群众排忧解难。”下坪乡乡长向学辉说。

鹤峰县紧扣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要义,积极构建“源头防控、多元解纷、长效护航”的平安建设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善治之路。群众安全感、矛盾纠纷调处有效率等关键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2024年全年命案零发生,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2.73%。

采访团在利川市综治中心。记者 周光洁 摄

近年来,恩施州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高标准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应急指挥调度、公共法律服务、社会治理(网格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的“大统筹”工作平台,2022年以来全州各级综治中心全部实体化运行;还积极探索运行了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牵头,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访办常态化研判,涉事部门和村(社区)参与处置的“1+4+N”矛盾风险研判处置机制,近3年来调解矛盾纠纷5万余件;健全“联合接访+访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推动2400余件信访事项息访罢诉,完善诉前、诉中和执行环节“全链条”调解,诉讼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为全省最优。

【纠错】编辑:邱玲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