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南京知识产权工作站助企纾困第二批典型案例(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8:17:00    

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助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向社会发布第二批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站助企纾困典型案例。

商标破局“三步走”,助推区域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恒道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大健康领域综合型CDMO&CXO企业,因商标注册问题制约市场拓展与上市进程。栖霞区知识产权工作站调研时发现两大症结:创业初期未及时注册LOGO导致标识被抢注以及品牌保护机制缺失。工作站联合多部门组成服务组,实施“三步走”策略:重塑LOGO,委托专业团队设计新标识;批量布局,围绕核心产品注册19件商标,覆盖药品、医疗器械等5大类构建防御体系;制度优化,导入《上市企业商标管理规范》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2024年新图形商标成功注册,核心技术关联商标申请19件(已获准11件),企业上市辅导稳步推进,商标从“发展瓶颈”转为“品牌引擎”。该案例形成了“需求导向—快速协同—长效闭环”的栖霞服务模式,通过精准诊断、资源整合与闭环管理,为生物医药企业破解品牌建设难题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助推区域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破局恶意索赔,知产服务护航企业自主创新

南京弘毅电气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及矿用保护系统研发,2024年6月因自主研发的弧光保护系统被质疑“非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遭遇恶意举报。雨花台区新滨江知识产权工作站迅速介入,通过专利数据库比对发现,尽管杭州某公司同类专利申请时间更早,但两者在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及应用场景上存在本质差异,且弘毅专利与官网技术参数完全匹配,无侵权行为。工作站指导企业系统梳理专利证书、研发立项文件及资助凭证,形成“技术独创性+权属完整性”证据链,并协助提交《技术差异分析报告》等法律文件。经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核查,最终认定举报不成立,企业成功化解商业诋毁风险。此案通过“技术比对—证据固化—法律反制”全链条服务,不仅维护了企业创新成果,更为专精特新企业应对知识产权恶意竞争提供了可复制的维权路径。

精培农企知产力,畅达需求服务桥

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智慧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浦口区知识产权工作站在调研中发现,该研究院存在知识产权体系构建专业指导缺失、专利申报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等发展瓶颈。为此,工作站迅速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专家团队开展入企服务:通过深度解析技术要点与专利布局关键环节,系统提升企业专利撰写能力;针对专利申请周期长的痛点,提供审核流程优化方案并推荐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协助企业量身定制知识产权体检报告,精准识别专利布局薄弱点与风险点,全面评估专利技术创新性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效能。为强化对院士团队的服务支撑,工作站与审协江苏中心探索共建院士知识产权服务站,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知识产权需求构建“需求诊断—方案定制—跟踪服务”的立体化赋能体系。

保护品牌,助力企业筑牢“商标护城河”

安徽某科技公司申请注册第41类“荔枝阿姨”商标(视频制作、娱乐服务),通过初审后,鼓楼区知识产权工作站监测发现潜在侵权风险,迅速组织专家研判。专家指出,该商标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在先注册的“荔枝台及图”“荔枝艺空间”等“荔枝”系列商标构成近似,且服务内容高度关联,易引发公众混淆,损害“荔枝”品牌商誉。工作站精准梳理引证商标,强调“荔枝阿姨”完整包含“荔枝”显著部分,构成商标近似,并针对被异议方未按期答辩的漏洞强化法律论证。国家知识产权局最终裁定不予核准注册。本案中,工作站依托专业监测与快速响应机制,高效拦截侵权商标,避免品牌混淆风险,为企业维护核心知识产权、提升品牌竞争力提供范例,彰显基层服务机构“主动预警+精准维权”的服务效能,助力企业筑牢“商标护城河”。

“把脉问诊”精准施策,驱动地标品牌价值跃升

六合区知识产权工作站聚焦“大圣水芹”地理标志品牌建设,针对该产业规模化发展后暴露的专用标志申报滞后、品牌运营专业化不足等痛点,开展精准服务:通过实地调研锁定企业在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品牌推广策略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联合区知识产权局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种植基地,围绕政策法规、申报流程及品牌增值路径开展专题培训;同步联合行业协会、销售企业与种植大户召开研讨会,厘清“用标—监管—推广”全链条操作规范,辅导大圣水芹专业技术协会完成商标集体成员名单变更,推动2家市场主体获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此举不仅破解了“有品牌、缺运营”的发展瓶颈,更是构建起“地标授权+标准管理+市场拓展”的产业升级模式,为提升水芹产品附加值、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提供体系化支撑,形成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实践。

“全链服务”助力蝴蝶兰,种质资源专利化破局

南京江宁台创园蝴蝶兰种质资源库保存了896份涵盖大花系、芳香类、濒危原生种等多样性资源,在传统育种与基因编辑技术融合中取得创新突破。针对其专利申请经验不足的难题,江宁横溪知识产权工作站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深入调研技术优势,梳理种质创新、组培优化等核心成果,制定覆盖育种方法、栽培工艺的专利布局策略;组建专业团队,从材料撰写到申报规范全程辅导,解决技术价值提炼不精准、申报材料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实时协调解决申报难点,确保高质量完成申请。通过系统化服务,工作站帮助资源库实现专利从无到有的突破,构建起技术保护体系,为申报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奠定基础。该案例凸显基层知识产权服务在种业创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专业赋能推动技术成果产权化,助力科研机构从“技术研发”向“竞争力塑造”升级,为农业种质资源开发提供“知产护航”范例。

“架桥铺路”,激活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面对区域产业升级中企业技术攻坚能力薄弱与高校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的双向瓶颈,高淳区知识产权工作站主动联合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需求牵引—专利赋能—产业落地”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创建全区首个高校专利成果对接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精准匹配校企需求,创新“技术需求发布+成果路演+实训共建”全流程服务模式,成功促成多项技术合作及产教融合基地签约,破解企业研发资源短缺与高校成果闲置难题。此次合作打通了“实验室到生产线”转化通道:企业借助高校专利加速技术升级,学院科研深度对接产业需求,政校企三方共建的“创新共同体”初具雏形,为区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提供持续动力,凸显知识产权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共享研发平台,塑造园区服务企业新优势

江宁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站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系统梳理企业研发痛点,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针对南京汉科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瓶颈,工作站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团队,共同研发植入式心室辅助无位移传感无轴承电机系统。双方突破电机效率提升、电磁兼容优化等关键技术,构建出“研发—测试—应用”一体化创新链,完成电机设计、驱动调试及数字控制系统开发等核心任务。项目投入52万元研发经费,测试显示系统具备高精度控制、优异电磁兼容性和生物相容性,为心脏病治疗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该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更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实现实验室成果向市场的快速转化,预计将带动产业链升级并创造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案例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范本,推动更多企业与高校探索技术转化路径,助力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陈世友)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