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丘树宏:打造世界文旅小镇,构建连接岭南、中国……
唐家古镇坐落在珠海北部,北倚青葱翠绿的凤凰山麓,东面波澜浩瀚的南中国海,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无数商船的来往与文化的交融。
作为全国首个以近代史获批的历史文化名镇的核心区所在,它如一颗明珠,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近代史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一批留学先贤开放进取、报国图强,让百年留学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一批革命先辈投身伟大事业,让红色血脉涓涓流淌、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丘树宏,著名诗人、学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八、第九届兼职副主席;曾任珠海市香洲区委书记,珠海市委常委、秘书长,中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中山市政协主席。出版个人诗集10部、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10部,大型舞台、影视作品10余部。近日,丘树宏接受《为奋斗者》专访,探讨唐家古镇在岭南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古镇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珠海市委原常委、秘书长,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丘树宏 李旭/摄
唐家古镇是连接岭南、中国乃至世界的桥梁
《为奋斗者》:唐家古镇是香山文化眺望海洋文明的重要支点,以开创留学教育先河而成为促进中西近代文化交流的窗口。您认为这样一座“活着的古镇”,它的文化资源禀赋如何?
丘树宏: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它都有自身的文化圈,唐家古镇的文化圈是很丰富的。首先核心是古镇本身,这是它的原点,既是地理原点,也是人文原点。从唐家古镇出发,文化影响辐射至珠海、香山、珠三角、大湾区,乃至岭南和全世界。香山文化具有870多年的历史,尤其在近代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唐家古镇的文化地位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岭南、中国乃至世界的桥梁。

唐楼 受访者供图
不论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独特的地理优势,都使得唐家在历史上成为留学、商业和文化活动的热点。特别是近代以来,香山地区的人们抓住了历史机遇,如容闳提出的留学计划,使得唐家成为留学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文化特质,加上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使得唐家古镇的文化得以生根发芽,并持续发展至今。这里不仅有近代文化的买办文化、洋务文化,还有商业文化、民国文化、华侨文化、大学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唐家古镇独特的文化禀赋。

唐家古镇夜景 受访者供图
老建筑能承载起古镇历史,也能带来新的城市“生命力”
《为奋斗者》:近年来,珠海高新区以“先民生,后发展,先地下,后地上”的改造思路,开展唐家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您认为如何平衡历史文物及建筑保护与空间活化利用之间的关系?
丘树宏:这是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开发的平衡问题。如果城市规模比较大的话,拿出一部分甚至某些片区做一些商业开发与孵化利用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现在有些历史名城,能保存下来的历史遗存的真东西已经很少了。有的地方就保留了两三片历史街区,如果你再把它以文旅融合的名义去过度开发或过度商业化营销,可能对仅存的历史片区产生破坏,对文化保护传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协调历史风貌、如何进行适当的干预,是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唐家古建筑 受访者供图
如果一个老建筑已经不适合现在的需求,比如工业建筑,那么它必须转换功能,适应新的需求。比如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政府希望将一些老房子利用起来,甚至允许第三方来使用它,不能让它空关着。因为一旦这些老房子空关着,就更容易带来衰败,甚至是整个老城街区的衰败。我们现在往往只注重保持它原来的历史风貌,对原生态的生活,原生态的文化以及原生态的业态则考虑甚少。一些历史古镇的做法也存在相似的套路,在各地传统街区中非常流行,造成了新的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
对工业遗产或是传统街区的保护修缮设计,需要更认真地从历史文脉的角度进行梳理和研究。

唐家古镇怡然自得的生活 段飞/摄
唐家古镇的珠海留学文化馆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原址是始建于1981年的唐家供销社办公楼,通过“穿衣戴帽”的修缮工作,在保留老建筑风格的同时又赋予了他们符合时代要求的气息与使命,让其承载起古镇的历史。
在历史街区的开发过程中,历史建筑的利用不仅是由官方改造经营的博物馆,古镇内也更多出现由不同的开发主体来运营的历史建筑,形态和业态的多元化带来了城市“生命力”。包括在唐家古镇建筑基础上改造的無用手工纺织传习馆和由宪尧唐公祠活化利用而成的“粤韵堂”珠海高新区粤语粤剧文化传承基地,这些建筑也比较能够吸引年轻人,有的还成为网红打卡地。所以我们在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过程中,需要更进一步地理解本土文化,不能为形式而形式。我们需要在将来的城市更新中更好地考虑地方的经济需求与历史文脉的关系,关注新与旧、时尚与传统、现在与未来的平衡,才能用文脉唤醒居民的共同记忆。

唐家古镇学镜堂 受访者供图
当下是盘活唐家古镇的好时机
《为奋斗者》:您是一位“老珠海人”,对唐家情况非常熟悉。您如何理解唐家古镇盘活的必要性,如何理解当下是盘活唐家古镇的好时机?
丘树宏:我对唐家古镇的情感与认知是深厚的。唐家古镇的盘活,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必要性在于其承载的独特历史使命与文化价值。唐家古镇是香山文化的核心支点,见证了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留学教育发轫与红色革命的辉煌历程。这里的每一块青砖、每一条街巷,都镌刻着先贤开放进取、报国图强的精神烙印。若任由其湮没于时代洪流中,不仅是对历史的遗忘,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割裂。与此同时,唐家古镇的活化是珠海乃至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整合华侨文化、大学文化、近代名人文化等资源,唐家古镇能够成为一张连接岭南与世界的文化名片,为城市注入独特的“生命力”。

唐家古镇街景 受访者供图
其次,盘活唐家古镇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当前,珠海高新区正以“先民生,后发展”的思路推进城市更新,而唐家古镇的保护与活化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抓手。通过将历史建筑转化为文旅融合的空间载体,例如留学文化馆、唐家湾乡思馆等案例,既能保留原生态的文化肌理,又能吸引年轻群体与新兴产业,形成“新旧共生”的活力生态。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文旅消费升级,更能带动就业、投资与创新,为地方经济注入可持续的增长动能。

非遗在古镇得以传承 受访者供图
至于当下为何是盘活唐家古镇的最佳时机,我认为有三重机遇,一是国家战略与大湾区发展的双重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调“人文湾区”的定位,而唐家古镇作为近代中西文明交汇的缩影,正是这一愿景的生动实践地。二是市场需求的升级与文化自信的觉醒,当下游客已从“观光游”转向“深度体验游”,对历史街区、文化IP的诉求日益增强,唐家古镇的多元文化禀赋,恰能契合这一趋势,成为大湾区乃至国际文旅市场的独特目的地。三是资源整合与创新实践的成熟条件,古镇周边的高校资源、高新产业基础,以及华侨网络的全球链接能力,为“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可能,通过申报“中国近代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系列名人文化工程,唐家古镇完全有条件从“历史名镇”跃升为“世界文旅小镇”,成为中华文明对话全球的新窗口。
唐家古镇的盘活,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唯有以敬畏之心守护文脉,以创新之志激活价值,方能让这座千年古镇在新时代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珠海唐家古镇瑞芝唐公祠 受访者供图
打造世界文旅小镇具有无限空间
《为奋斗者》:为深挖文化旅游特色,珠海高新区正充分发挥唐家湾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珠海重点侨乡的品牌和资源优势。您对古镇文旅发展有何建议?
丘树宏: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以文化圈考量而给这里一个新的定位。到了今天,我们唐家古镇应该建设一个世界文旅小镇,回望历史和展望未来,它本身的人文历史已经是世界性的。珠江有8个出海口,5个是从香山这里出去的,其中4个在珠海,淡水代表着中华农耕文明,南海和零丁洋的海水则是蓝色的海洋文明,咸淡水文化在这里交汇则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水土,构成了独特的咸淡水这种地方文化。

精美的古建筑 受访者供图
其中重要的途径就是申报中国近代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制定相应的文旅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根据两大人文工程展开:围绕近代文化、华侨文化、大学文化等打造系列地域文化工程;围绕唐廷枢、唐国安、唐涤生、苏兆征、古元等地方人物打造系列名人文化工程。同时还要重视伟人孙中山与唐家湾的历史渊源关系,发掘和利用好孙中山文化品牌。
这将有助于系统地规划和建设,让唐家湾不仅成为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中国的文化港湾,甚至是世界的文化港湾。唐家湾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潜力,是其发展成为国际湾区文旅小镇的坚实基础。我们需要有远见的规划和行动,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和生产力。
文|李旭
图|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