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宣恩长潭河:竹影茶香伴研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8:32: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闫凌钰 崔晓茜)4月7日至4月12日,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班26名同学到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开展了为期6天的专业研学考察。

云雾采茶,古法制茶。“采茶不是择菜,指尖要像春风一样轻!”在兴隆村的生态茶园里,学生们化身“一日茶农”,跟随“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人欧阳文恩学习采茶技法。学习完基本的采茶技巧后,学生们走进茶园,开始亲手采摘茶叶。他们沿着茶树间的狭窄小道,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茶树之间。他们手指轻快地跳跃在茶芽上,轻提轻捏间,一片片嫩绿的茶叶便落入袋中。采茶结束后,学生们到手工坊学习古法制茶。杀青、揉捻、烘干,从鲜叶到成品,大学生们全程参与,感受一片茶叶的蜕变之旅。“现在普遍都是机器制茶,今天体验了手工做茶,知道了传统制茶过程的不易,每一个细微的步骤都是手艺人对茶文化的考究与传承,我很有收获!”学生沈欣怡拿着自己亲手制作装袋的茶叶激动地说道。

破竹为器,匠心编织。“吱呀——”篾刀破开竹子的瞬间,宣恩竹编非遗传承人王义方的手腕精准发力,厚竹筒如花瓣般绽成均匀竹篾。学生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学习视频。“老师,怎样判断从哪头劈竹子更容易呢?”“老师,快来帮我看看起黄的时候总是分不均匀是怎么回事……”工坊内,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向老师请教划篾的技巧。三天时间里,学生们亲自动手体验了选竹、破竹、起黄、分篾、编织等全过程。简单的竹条,经过巧手编织,逐渐变成竹篮、竹篓等精美工艺品。“竹编不仅考验手上功夫,更需要耐心和专注,看到同学们对竹编的好学与热爱,我非常开心,传统的手艺需要注入年轻的血液。”王义方欣慰地说道。

近年来,长潭河侗族乡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研学产业高质量发展。该乡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侗族民俗、非遗文化、红色资源等优势资源,打造特色研学基地。同时,统筹村集体资源,引导农户参与研学配套服务,发展民俗体验、特色餐饮、民宿接待等业态,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据悉,2022年,该乡率先在全县开展中小学劳动研学,两年共接待学生5万余人次。2024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传媒学院、湖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500余名师生到该乡开展研学活动。同时,该乡还与省内外10余所高校达成合作,共同建设大学生实训基地。

下一步,长潭河侗族乡将扎实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丰富研学周边业态,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持续挖掘拓展研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学有所得,游有所乐”,进一步提升研学旅游质效。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