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商务部谈判代表换人 中方表态有变化丨记者手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8:50:00    

“中国商务部与美方对口部门一直保持工作层沟通,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对于美方进行经贸领域磋商持开放态度。”直新闻记者17日参加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发言人何咏前就中美经贸关系作出的最新表态引发各方关注。


何咏前表示,单边加征关税措施完全由美方发起,“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极限施压,停止胁迫讹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中方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几天前,商务部就美方豁免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答记者问时,也用到了“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句中国古话。


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


对磋商持开放态度的背后
是一轮激烈过招


自4月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以所谓“对等关税”名义掀起新一轮贸易战以来,中方采取了一系列精准对等反制措施,直新闻梳理如下:


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中方还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并出台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等举措。


四天之后,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自9日起,在此前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对进口美国的中国产品再加征关税50%,“对等关税”的税率由34%提高至84%,总关税达到104%。


中方随即在4月9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34%增加到84%;同时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当天,中国政府还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重申了中方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一贯立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美方则紧接着在当地时间4月9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的关税提高到125%。第二天,有白宫官员表示,美国对中国商品实际加征的总关税税率为145%,125%只是“对等关税”部分。


4月11日,中方决定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对美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相关公告指出,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当地时间4月15日,白宫网站发布关于关键矿产和衍生品232调查的有关事实清单,提到因为中国针对美国“对等关税”采取报复措施,现在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4月16日,中国商务部回应表示,中方此前已就美单边加征关税多次阐明立场,对于美方这种毫无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不予理会。但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对等反制之外
中方密集动作应对美极限施压


外界还注意到,中方近期在对外经贸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密集动作。


3月30日,中日韩时隔5年半重启经贸部长会议,三国就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稳定供应链、加强出口管制磋商等达成多项共识。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海关总署近日宣布,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


第137届广交会正在举行。图源:新华社


本周,中国领导人访问东南亚三国,引起热烈反响。值得注意的是,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是美方此次“对等关税”的重灾区。直新闻注意到,中马《联合声明》和中越《联合声明》均有提到,“双方同意共同打造安全、稳定的产供链。”下周三,中国将组织召开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会议,这场“全球反霸凌大会”将为遭受单边关税的国家“讨公道”。


中美经贸谈判前景几何?


与美方急切甩出一张张关税牌如影随形的,是美方关于中美谈判的一次次虚虚实实的放风。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13日表示,美国和中国之间已经开始就贸易问题进行“柔软”对话,对话是通过中间人进行的。但对于谁是中间人语焉不详。卢特尼克还说,“球在特朗普这边,他知道如何玩这个游戏。”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则在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特朗普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愿意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球在中国那边”。特朗普17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说,中美双方正就关税问题进行对话。


但有美国企业高管透露说,白宫向他证实,中国没有打来电话。这名高管表示,显然美国政府大大高估了关税对中国施加的影响力。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指责后者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资料图)


关于中美谈判前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熊李力对直新闻表示,目前尚不能简单得出即将重启谈判的结论,但双方都应认识到贸易战没有赢家,谈判比无限制打贸易战来说是更优的选择。若重启磋商,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沟通的基础上,美方需摒弃“仗势欺人”的谈判姿态。


李成钢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16日,商务部发的一次人事变动引发舆论关注。李成钢成为正部级的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


根据公开信息,李成钢出生于1967年2月,安徽省太湖县人,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兼具法学思维和经济学视野。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外经贸部条约法律司,担任综合处、反倾销调查处副处长、反倾销调查处处长等职务。2003年商务部组建后,李成钢历任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司长,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


2021年2月,李成钢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兼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在世界贸易组织任职期间,李成钢深度参与中美贸易摩擦、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重大事件。外界分析,如今,面对美国政府的“关税大棒”,他的专业背景或能成为当前局势的一方“对症良药”。



熊李力分析指出,李成钢长期深耕于反倾销调查领域,具有非常丰富的相关国际谈判经验。李成钢的任命既展现了中方的一贯立场——“谈,大门敞开”,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也传递出清晰信号:中方已做好充分专业准备,即在保持对话渠道开放的同时,坚决维护自身利益。


有分析指出,中国掌握有多张“王牌”,包括多样化的出口市场、对关键战略矿产的掌控以及国家体制上的巨大优势等,这些筹码不但能让中方经受住特朗普的关税考验,而且还能在谈判中彰显自身实力。


“中方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 。”最后,再来品一品这句话。



作者丨黄茹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