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多方面简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6:36:00    

#四川#​#巴中#​#巴中通江#​#通江#​#通江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地理概况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地形以“三山夹两谷”为特征,北部为喀斯特地貌中山区,主要河流包括通江河、月滩河。年均气温16.7℃,年降雨量1108毫米,无霜期281天,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天然气、大理石、白云石,尤以通江银耳闻名,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


历史沿革

通江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擂鼓寨遗址为证)。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置符阳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通江县,沿用至今。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后,以通江为首府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现有红军遗址172处,包括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安葬2.5万余名烈士)和红军石刻标语群(168处418幅),被誉为“露天革命博物馆”。


人文特色

通江以“一府三乡”著称:“红军之乡”承载红色基因,“银耳之乡”传承200余年银耳文化(清代宫廷贡品),“溶洞之乡”拥有亚洲最大地下溶洞群。民俗活动包括“三月三民俗文化节”“端午节龙舟竞渡”,展现巴蜀文化底蕴。


核心景点

1. 诺水河风景名胜区:含中峰洞(“天下第一洞”)、临江丽峡等,以溶洞群、峡谷漂流为特色。

2.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全国最大红军烈士陵园,含铁血丹心广场、英烈纪念墙等,为国家AAAA级景区。

3. 毛浴古镇: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红四方面军党政工作会议旧址,保留红军标语22幅,建筑为典型川东北民居风格。

4. 梨园坝古村落:川东北第一古村落遗址,保留传统农耕文化,被称为“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路线推荐

红色文化线:通江县城→红军烈士陵园(20分钟车程)→毛浴古镇→空山战役纪念园(喀斯特地貌与红色遗迹结合)。

自然风光线:诺水河溶洞群→临江丽峡漂流→空山天盆景区(高山平坝、原始森林)。

自驾路线:从巴中市区经镇广高速(全国首条红色主题高速)至通江,再转G347国道至各景区。


特色文化

1. 红色文化:以“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为核心精神,融入遗址、博物馆等载体。

2. 银耳文化:通江银耳博物馆系统展示银耳历史与产业,开发银耳羹、胶囊等深加工产品。

3. 溶洞文化:诺水河溶洞群兼具科研与游览价值,中峰洞被誉为“地下岩溶博物馆”。


特色美食与饮食文化

通江银耳:朵大肉厚、胶质丰富,可炖煮成羹或制成银耳茶、酒类产品。

传统菜肴:姜氏牛肉、泡椒凤爪、通江豆腐乳,融合川菜麻辣与陕菜醇厚。

山野菜:蕨菜、竹笋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开发清水保鲜、香辣等风味。


名胜古迹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千佛岩石窟、白乳溪石窟。

省级文保单位:擂鼓寨遗址、空山战役遗址、得汉城摩崖石刻等35处。


通江县集红色传奇、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于一体:

地理:喀斯特地貌与绿色生态并存。

历史:川陕苏区核心,红色精神永续。

人文:银耳文化、溶洞探险与古村落交辉。

旅游:红色教育与自然体验深度融合。

通江以“保护第一、活化利用”为原则,正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成为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的典范。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