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泛黄书籍再现合肥抗战风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08:34:00    


退休教师李云斌带着堂兄李云巍的遗作来到本报。


  本报“铁军魂・江淮情・合肥红”抗战故地行系列报道引发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热心读者、退休教师李云斌便是其中之一。8月13日上午,他带着堂兄李云巍的遗作来到本报,讲述了书中记录的合肥人民奋勇抗战的难忘岁月。

  泛黄书稿承载家族记忆, 再现抗战风云

  “这本书是堂兄的遗作,里面记录了不少合肥人民的抗战历史,有些还是目前媒体没有报道过的内容。”8月13日上午,李云斌来到本报,一见面便向记者递上这本封面略微泛黄的书籍。

  该书名为《一个地主大家庭的变迁——八十年间四代人》,封面下端落款“李云巍”,即李云斌的堂兄。今年70岁的李云斌退休前是合肥某中学教师,现为安徽省作协会员,也是本报的热心读者。

  “今年看到你们陆续刊发的‘铁军魂・江淮情・合肥红’抗战故地行系列报道,感觉特别好,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战斗故事得以重现。”李云斌介绍,堂兄李云巍生前是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这本书是他逝世前的著作。

  说着,他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逐一向记者讲述书中的细节。

  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审读小组曾为该书作简介:全书讲述民国初年至1992年间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历史,详细记录了这家人从发家致富到饱受日寇、汉奸、兵痞土匪欺压,再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过上新生活的历程。

  字里行间见血泪,日军暴行与军民反击

  记者在扉页看到,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用大量篇幅叙述了日寇进军合肥及占领合肥期间的滔天恶行,也记录了合肥当地武装屡次反击入侵者的光辉战史。

  书中详细讲述了大蜀山歼灭战的前后经过,并引用了《安徽大词典》记载:“1940年1月4日,侵华日军以步、炮、骑兵400余人,由驻合肥城防日军司令官三浦中佐率领,经董家铺、庙岗集、山后店,被412旅、第八游击纵队在大蜀山东麓的开福寺设伏夹击,激战竟日,将敌全歼。”

  “当时日寇为巩固在合肥的阵地,组织了一支名为‘绥靖队’的武装,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多是落单的兵痞。”李云巍在书中写道,这支武装无恶不作,配合日军欺压合肥百姓,疯狂打击当地抗日力量。

  李云斌指着书中一段文字介绍,这是五叔李凌贵的遭遇:当年为拒绝日本人强令其担任保长,五叔被绥靖队抓走,遭受严刑拷打,并被逼交代合肥抗日地方武装的下落。“他们将五叔放倒在地,往他腹部灌辣椒水,最终因得不到有用信息,把他扔到了荒地。”尽管侥幸逃出魔窟,李凌贵却因酷刑落下病根,后为了治病变卖家产。

  民间武装显神威,游击抗战破敌阵

  根据此书的记载,当年日军为进犯中国腹地、控制广大农村,在合肥西北的高桥湾、岗集、土山、双墩集等地设立据点,并修建通向合肥的公路,沿线架设电话线。

  不过,这些设施常被驻扎在此的广西军、游击队等武装力量频繁袭扰。

  在李云巍的书稿中,“阮怀友”这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

  李云斌介绍,“阮怀友的队伍都是合肥西北郊人,兵少而精,虽只有十几人,却机动灵活、神出鬼没。后期在新四军指导下,常袭击流动小股日寇或日军小据点,也多次打击汉奸组织——自卫团、护卫队等,日寇汉奸听闻阮怀友之名无不心惊。”李云斌说。

  书中还详细记录了1942年冬季的一场战斗:三辆满载日寇的汽车经合肥葛大店往巢湖方向行驶,阮怀友摸清鬼子活动规律后,带着陈大雷、小奴家、郑全福等8人在葛大店附近埋伏。黄昏时分,待鬼子汽车驶近,他们突然发起突袭,将车上约30名鬼子全部击毙……

  此外,书中还依次记录了1943年秋的高桥湾战斗以及十里头伏击战等。

  李云斌表示,讲述这些故事,是希望让更多合肥人铭记,当年日军在肥犯下的滔天罪行,更要记得合肥人民从未屈服,用热血与勇气抗击侵略、守护家园的历史。

  合报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王峰/文 杨锋/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