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亲历者走上讲台,交大思政课传承红色薪火


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讲。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曹恩民、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原会长刘苏闽走进课堂,为闵行区32所大中小学的400余名师生,重现抗战时期的铁血荣光。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在致辞中强调,邀请亲历者讲述历史、专家解读战史,对青少年传承抗战精神、增强民族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特殊节点,这场课正当其时。”

曹恩民老人声音沙哑却字字铿锵,回忆起1941年投身新四军的经历,痛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暴行。他的家族中,父亲、叔叔、兄长先后投身抗日,而他本人从基层指导员成长为团政治处主任,亲历多场战役。讲述结束时,老人即兴赋诗一首,“居安不忘隐忧患,普唱战歌显国豪” 的诗句,引发全场共鸣。

刘苏闽将军以 “新四军 —— 华中人民的长城” 为题,通过详实史料,系统梳理新四军的组建、发展历程与历史功绩。他生动诠释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以及 “百折不挠、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并结合研究成果,用真实战例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讲座中,刘将军还与师生展开互动,分享红色家史故事,让历史课堂充满温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现场点赞 “五老进课堂” 模式,号召教师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他寄语学生:“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强国建设需要青年担当。”

这场特殊的思政课,为现场400余名大中小学师生带来震撼体验,让抗战精神、铁军精神与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深入人心。交大本科生余逍遥感慨:“曹老的讲述与刘将军的讲座,如同一阵劲风,带我‘穿越’回烽火岁月,新四军英勇抗战的画面深深刻在脑海。” 刘淞楷则激动地说:“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抗战老兵,这堂‘大思政课’不仅规模大,更让我收获满满。接过刘将军签名的书,就是接过了红色精神的接力棒,我定要将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