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应该体面说说(学会体面放手,又是充满爱的)
很多时候,分手在大家心里是一个充满抛弃、悲伤和痛苦的故事,但它也可能是一个更加积极的故事,一个关于重新寻找自我和发现爱的故事。
而这需要我们学会体面放手。
那么,怎么做到体面分手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1.分手后,不要纠缠不清,因为那是在耗费心力
很多人不能接受分手的现实,这和人的自恋本能有关的。
人都是自恋的,而分手意味着自己不能很好地处理恋情,有了"不能为之"的感觉,进而破坏了人的优越感,于是不肯接受事实。
在他们看来,我不接受现实,否认它的存在,就可以继续拥有那种"全能感"或“掌控感”。
但这样持续地自我欺骗,实则是耗费自己的心力。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沉没成本",指的是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其实这个词同样适用于情感,也就是说,曾经付出的爱已经不在了,就不要为了它苦苦挣扎不肯放手。
那么,怎么做到不再纠缠呢?
答案是,在情感上"没有关系",即两个人不再介入彼此的情感生活,不会再激起彼此的爱恨情绪。
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会留恋自己付出过真心的人,但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告诉自己,留住美好的记忆要好过彼此的埋怨和恨意。
从这个角度来说,分手后,不再纠缠不清,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
如果你时常沉浸在以前的恋情中,或心里总想着前任,那就问问自己,这么做,对自己有好处吗?
我想,爱自己的人,一定会权衡利弊,做出理智选择的。

2.分手后,不能做朋友,也不要成为敌人
那些由爱转变成恨的伴侣,在我看来,就是在相互伤害,有失尊严和体面。
我们看到娱乐圈很多夫妻在分手后,互相指责,就像仇人一样,这样的做法无非是给观众提供些谈论的素材而已,谁又想知道到底谁对谁错呢?更何况,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当事人自己都未必说的清。
从这个角度来说,揭露对方"丑恶嘴脸"的次数越多,就越失彼此的颜面,对双方都不利,倒不如,互不干涉,从此行同路人。
就像演员张雨绮,在电影白鹿原拍摄完毕后,当时24岁的她和46岁的导演王安全结婚,婚后一年,张雨绮发现王安全的不忠行为,随后坚决提出离婚,没有纠缠不清,更重要的是,即使王安全有错在先,且伤害了她,她也没有在公众场合怨恨过,这样的做法,就是做到了体面。
某种程度上,分手后不拖泥带水,各自安好,不怨不恨,就是在保留自己的尊严。
其实,这也是在爱自己。

3.分手后,做到离开不离"爱"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常常是彼此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
很可能,我们的思想、行为和目标,以及价值等等都是围绕伴侣来打造的,所以一旦分手后,就意味着也失去了自己在关系里的身份,于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或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但又有很多人正因为如此,才有机会重新寻找自己新的身份。
比如,有人分手后转身投入到事业,发现自己新的可能;还有人享受自己单身的贵族生活,并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还有一些人在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以让自己活得明白通透。
可见,无论如何,有些人在失去了关系的束缚后,还可以发展出新的自我,而这也是爱自己的体现。

另外,还有些人,虽然和伴侣分开了,但依然充满爱。
歌手王菲,可以大胆地恋爱,又能够体面地离婚,可以说是体面分手的代表。
王菲和第一任丈夫窦唯离婚后,带着孩子窦靖童嫁给李亚鹏,后来又生下二女儿李嫣,再后来,和李亚鹏离婚,现在又和谢霆锋谈恋爱,虽然感情经历很波折,但和她生活过的男人,即使分手后,依然有爱。
我们没有在公开场合看到他们互撕,倒经常看到一家人的聚会,王菲也会为李亚鹏的工作站台,窦靖童和李亚鹏的关系也很好,两个女儿也很亲密,等等,这都说明了虽然分开,但爱仍在。
就像王菲在微博中说的,"婚是我要离的,没有第三者,没有婆媳不和,不牵扯财务问题,不是悲情狗血剧,和平分手,换一种方式相处。对孩子来说,我们仍然是一家人"。
不得不说,王菲确实是一个"传奇"的女人,她以"大爱"的方式来应对分手,这就是体面。

写在最后:
其实,做好体面分手,就是要做到放手。
那么,什么是放手呢?
可以感受下这个动作,十指交叉,左右手相握,然后在继续握紧手的状态下,把手分开。
这时候我们就感受到了"解脱",即我们要放下对那个人的所有爱恨情仇。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书中说:"相爱的感觉并不是唯一难割舍的东西。难以割舍的还有愤怒、怨恨和报复的心情。如果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谈论前任,无论用词甜蜜还是愤怒,都说明他/她没有放下对前任的爱恨情仇。"
也就是说,能够做到放下的人,不会谈论对方和自己情感上的关系(爱恨情仇),而是能够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即便有爱,那也不是针对前任,而是对爱本身。
因为体面的分手,不仅需要对人性弱点的怜悯,还需要对爱本身的信心,这才是真正的体面。
当然,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