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苏轼这首最旷达的词,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让你心静如水,豁然开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0 08:03:37    


苏轼才华出众,少年得志,心中一腔对家国的理想抱负,但却因乌台诗案卷入政治是非,不得已阔别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虽然身陷囹圄,但并没有心灰意冷,凭着自己的才华和笔墨,寄托自己的家国情怀,表出旷达乐观、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他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很多人郁郁不得志时的精神慰藉,也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当你心烦意乱、不得志的时候,不妨读一读苏轼这首《定风波》,定能让你化解烦恼静下心来!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说起这《定风波》首诗,我们还要从公元1082年的一场春雨开始,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与朋友一同春游,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不这么觉得。

他说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尽管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前行,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他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着他刚喝酒的脸庞,虽然有些冷,但是回头望一眼自己一路走过来风雨萧瑟的地方,他潇洒地信步前行,才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呢!

这首词写出了苏轼在逆境和屡遭挫折时,不畏惧不颓丧,他旷达的胸怀让人佩服和羡慕。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苏轼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着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从容、镇定、达观的态度,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旷世之作,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也是苏轼传奇人生的写照。

相关文章